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新趋势呼之欲出VC/PE市场续写热情与繁荣

来源:中财资本    时间:2017-03-02

在“资本寒冬论”中,2016年的VC/PE市场最终以“全年募资、投资总额刷新历史新高”的结局落下帷幕。2017年的“阳春三月”正在走进,VC/PE市场又呈现出怎样的新趋势?

“中国机构投资者将更加注重价值投资,中国的创业者也将更加理性、成熟,更加关注企业内部发展,创业投资市场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一位业内人士在近日对今年的VC/PE市场前瞻分析中称,2017年市场将继续维持高位,但会回归价值投资。

轮换的热点:从模式创新到技术创新

“资本追逐的热点将从以单纯的商业模式为主开始转向技术性强的企业,未来技术创新将成为投资人考量的重要标准。”清科研究中心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在业内人士看来,以往国内创业投资大多扎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并聚焦于商业模式创新。

不过,由于商业模式技术含量不高,很容易被抄袭,并且前期需要大量“烧钱”以取得市场优势,因而该种模式的弊端正逐渐凸显。事实上,不少投资人也注意到,单纯的商业模式创新目前已经无法在创业投资市场上取得优势。

“因此诸如工业机器人、软件、硬件、新能源汽车这种技术性壁垒强的企业逐渐受到投资人重视,这种高端制造业拥有很强的技术壁垒,一旦取得市场优势,其他竞争对手很难超越。”上述清科研究中心分析人士表示。

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追逐已呈现降温趋势,“独角兽”市场的发展在未来也要经受考验。数据显示,2016年“独角兽”初创企业融资活动已经急剧下降,只发生144起投资交易,相比2015年的212起同比下降47.2%;投资额36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4.0%。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2015年火爆的发展态势,2016年“独角兽”企业存在的泡沫开始浮现,对于融资到达后期的创业公司以及面临上市的“独角兽”们而言,获得下一轮融资则显得更为艰难。此外,从去年开始,整个股权市场趋于理性,投资机构出手较为谨慎,“独角兽”的盈利能力以及产品创新更迭是否符合市场预期,成为投资机构的重要考量点。

“2017年,国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独角兽”想要保持领先地位,不被并购或者陨落,就要保持不断创新,不断扩宽业务天花板,力争发展成为行业巨头与BAT形成抗衡。”清科研究中心在最新的一份研报中分析称。

持续的热情:境内外并购驱动因素仍在

并购基金持续火热成为过去一年时间里VC/PE市场的一道靓丽风景。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转折时期,并购重组成为推动产业整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纷纷成立并购基金,“上市公司+PE”的模式不断浮出水面。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PE”可谓相得益彰。一方面,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成立并购基金可以消除并购前期风险,储备与培育战略项目,快速实现协同效应,也可通过并购基金来实现杠杆收购;另一方面,对于PE等机构而言,参与上市公司并购基金,可以提高投资的安全边界。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2017年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热情仍将持续,并购基金也将成为上市公司完成并购的主要方式之一。

事实上,除了国内并购市场的持续火热,还有跨境并购的快马加鞭。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并购市场的交易金额与交易数量均创新高。

不仅如此,跨境并购的优先重心从原来传统的能源和资源行业,转移至多元化的科技与消费性行业;并购目标则从资源丰富的国家转向发达国家。

“究其原因,一是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寻求海外领先的科技技术、品牌和专利,通过跨境并购的形式将其引入中国市场;二是中国企业为实现外延式的增长而选择海外并购;三是中国市场在‘资产荒’与‘估值高’的双重压力下,进行国内和海外估值差异的套利;四是通过跨境并购的方式来对冲人民币贬值和国内经济衰退的双重风险。”业内人士称。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产能过剩,需要增加对外投资以输出国内过剩产能和储蓄,“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行也促进了中国企业向相关国家出口投资的力度。

在此背景下,2017年中国并购市场的整体交易金额及数量依旧会保持活跃,政府将持续鼓励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跨境并购,促进中国跨境并购的驱动因素将持续存在。

入场的新手:多元化投资者竞争格局凸显

中国资本市场参与股权投资的战略投资者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此前,以“BAT”、复星、海尔、联想等为代表的公司通过单独设立投资机构(即CVC模式,公司创投)介入资本市场,兼顾财务和战略投资属性。

进入2016年,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则通过企业“直投部”进行投资,其中约六成投资方为上市公司。“如京东、科大讯飞、美的集团、五八同城等;而以滴滴出行、51信用卡、菜鸟网络、今日头条、罗辑思维为代表的创业企业也参与股权投资,以此来获取外部现金技术、弥补自身产业链上的劣势,从而增加自己的竞争筹码。”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战略投资者既拥有强大的产业背景,又具备一定的资本运作能力,对传统的PE机构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2017年战略投资者参与股权投资还会发生变化。“首先是以上市公司为主导;其次是重点布局科技创新领域,2016年互联网行业依然独占鳌头,人机交互、万物互联的黑科技异军突起;再次是投资策略偏向早期,在经济新常态、金融需求短缺的背景下,投资竞争日益激烈,且项目估值依然过高,战略投资者投资策略将会偏向早期以提高投资回报水平;第四是VC/PE竞争格局生变。”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于传统VC/PE机构,战略投资者往往兼顾产业优势与资本运作能力,强大的实力背景给传统投资机构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由此造成的压力将会使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变化。

此外,随着国内传统金融业的改革进程加快,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的转型也随之展开。在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方面,他们的角色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传统金融机构在VC/PE市场从配角逐渐走向主角,市场格局发生了又一次升级。其中,保险、证券、信托公司作为GP发起设立基金的作法已经成为现实,银行设立投资功能子公司进行投贷联动试点也在2016年4月份启动。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系创投资国家队正式合规登场,未来银行自有资金可通过子公司投向创投公司,银行自有资金曲线投向创投公司的模式已成为过去式。

“2017年,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日益凸显,传统金融机构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注入,同时具备各自的资源和背景优势,未来市场各参与方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及传统VC/PE机构,将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发展局面。”上述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