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新三板成吸金利器 两级分化尤为明显

来源:中财资本    时间:2016-01-13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以及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总数5129家,相比2014年末1572家上涨达226.27%,总股本2,959.51亿股,相比14年上涨349.53%,总市值24,584.42亿元,上涨435.44%,截止2015年末整体市场平均市盈率达到47.23倍,上涨33.90%。

  2015年是新三板市场蓬勃发展的一年,定增市场也异常火爆,2015年12月31日止累计完成发行企业数量总计2565家,较比14年末上涨2236家,几乎是14年7倍左右,2015年定向募集金额累计达到1216.17亿元,而14年仅有132.09亿元,新三板市场变化不言而喻。相比九鼎投资、中科招商等这样将新三板中近一半的资金量带走,并且其盈利能力、公司规模、发展速度的“定增王”“融资王”,新三板市场企业仍有至少 2500多家新三板企业目前为止零交易,零融资,无并购重组的企业,这让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新三板流动性不足尤为担忧。

  新三板爆发元年 成金融市场新焦点

  2013年2月底发布并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同年6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条件适用基本标准指引(试行)》颁布。2013年底,国务院继续颁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管理层在一年时间内,迅速发布三条重要政策,初步将新三板运行管理框架搭建完成。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以及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截止2014年12月31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接近1572家,是2013年挂牌公司数量的近4倍,总市值合计4,591.42亿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新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总数5129家,相比2014年末1572家上涨达226.27%,总股本2,959.51亿股,相比14年上涨349.53%,总市值24,584.42亿元,上涨435.44%,整体市场平均市盈率达到47.23倍,上涨33.90%。新三板挂牌所带来的政策扶持、提高股份流动性等诸多益处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企业的积极性,在各方的推动下,今年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挂牌企业数量和总市值都正在经历着新三板成立以来最快速的增长,目前正上演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见图1)

\

  图1 2013至2015年度新三板市场概况统计

  2015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3557家, 2015年12月31日累计挂牌企业达到5129家,2015年11月20日,中国证监会制定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实施分层制度、展开转板试点、摘牌制度等7个方面的制度完善作出了部署,更完善的制度,更快速的融资,会促使更多的优质企业进入新三板市场。

  根据投中研究院统计,2015年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以535家新增挂牌企业占据榜首,江苏省480家的数量位居第二,北京市和浙江省分别以401家和341家紧随其后,分别占比15.04%、13.49%、11.27%、9.59%。相比2014年,江浙广地带新增挂牌更为明显(见图2、3),新三板始于2006年1月23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股权转让,于北京中关村诞生新三板,2013年底,新三板方案突破试点国家高新区限制,扩容至所有符合新三板条件的企业。北上广及江浙一带主要也是创业创新的聚集地,多数为极富技术含量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加上区域和资源优势,将构成一带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集纳地域。中西部地区受地理位置和资源的影响,经济并不活跃,挂牌企业数量依旧悬殊。

\

  图2  2015年新三板新挂牌企业地区分布统计


\

  图3  2014年末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地区分布统计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以及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2015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以1247家牢牢占据首位,IT以546家位列第二,分别占比35%,15 %,合计占新三板挂牌企业一半之多(见图4)。新三板的挂牌企业一直以来都以制造业和IT业为主,目前依然延续了这种趋势,互联网公司挂拍新三板占比有所提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引导下,作为创业创新的互联网企业将迎来一波发展浪潮,仅12月新增互联网企业就达50余家,而且新三板以包容性的市场制度及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成为互联网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首选。另外,根据统计2015年新增文化传媒行业87家、建筑建材69家、房地产26家等,相比高科技企业挂牌还有一定差距,金融公司93家,占比3%,一些期货、金融租赁、小额贷款金融企业也加入了新三板行列,长期来看,市场监管的加强和交易行为的规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优质企业进入数量和运行质量,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

  图4  2015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行业分布统计


  新三板吸金双刃剑 几家欢喜几家愁

  2015年新三板定增市场依旧是急速升温,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以及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5年新三板完成定增融资案例有2565起,定增募集资金总额达1216.17亿元,2014年定增融资案例329起,定向募集资金总额132.09亿元,15年定增和融资金额分别为14年的7.8倍和9.2倍,新三板定增制度较为活跃,增发对象较多,并且不像A股市场有12月锁定期,也几乎可以忽略掉审核环节,2015年新三板市场的集中爆发,资本对于新三板公司的关注度迅速上升,企业融资额也出现爆发式增长。(见图5)

\

  图5  2013-2015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增规模统计

  定向发行预计是未来新三板企业股票融资的主要方式,投资者通过参与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提前获取筹码,享受将来流动性迅速放开带来的溢价;新三板融资的便利性,使其定增成为财富的聚宝盆。2015年募集资金总额1216.17亿元已经超过创业板约60亿元,而且单笔融资额也屡创新高,如2015年上半年新三板中科招商三轮定向增发募集资金90.37亿元,9月9日晚间,中科招商再次启动新一轮定增,此次再融资的发行价格拟为27元/股,融资总规模计划不超过300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定增将成为新三板史上之最。新三板定增如此凶猛原因还是在于更简洁的审批环节造就了更宽松的融资环境,新三板挂牌公司有时候从提出定增方案到最终实施,平均一个内月就能完成,相比主板市场180天,极大节约了流程时间。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以及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参与企业定增的VC/PE机构,截止2015年总计900余家,约占总定增企业数量的35%。就整体形势来看,虽然定增市场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但机构参与企业定增的热情从5月起开始漂浮不定,据统计,VC/PE机构2015年参与定增投资金额的比例约占20%,从2015第二季度起有下滑的趋势(见图6)。其中客观愿意可能与定增企业数量增长庞大有关,但也说明新三板流动性与运转价值不温不火状态,直接影响了机构的行为,所以总体来看看似热闹的新三板背后,仍然还处在浮华热闹背后的纠结中。

\

  图6  2015年1月-11月新三板机构参与挂牌公司定增规模统计

  另外,截止2015年12月31日,上市的5129家企业中,仅有2565次股票发行,这就意味着相当于至少2500多家企业零交易(见表1),这与新三板规模火速蹿升相比难免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些,成交量低迷,流动性不足也是新三板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可见流动性困境依然存在。据了解,一些挂牌企业高管对于自己的企业费尽力登上新三板却变成“僵尸股”而感到颇为失望。不过,新三板和主板市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企业挂牌是为了有一个股权展示的平台,并不是为了快速融一笔钱或是交易流通,除了融资功能,挂牌所带来的品牌传播和广告效应也是他们所看重的。

\

  表1  新三板年度定增情况


\

  表2  2015年新三板机构参与投资重大案例TOP10


  分层在即做市商年底突发  广州证券实现弯道超车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以及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底,新三板做市企业数量累计4809家。其中做市企业数量方面,按照年度来看广州证券、中泰证券(原齐鲁证券)、光大证券占据三甲排名,中泰证券全年表现相当出色,持续领跑,由于新三板分层实施在即,让最终的排名有了较大改变,广州证券则在最后一个月里表现尤为抢眼,反超中泰证券摘得桂冠,光大证券最后一月表现也相当显眼。上海某券商做市业务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部分券商极为重视新三板业务,并以期借此业务实现“弯道超车”。临近年末,年底排名“压力山大”,因而公司大开“绿色通道”,加快审核流程,助力券商快速取得做市企业的股票;另一方面,市场普遍认为,分层制度实施后,各项创新业务如发行优先股、转板等制度红利无一例外都将向创新层倾斜,由于标准一、标准二对净利润或营业收入增速等做了要求,短时间内难以拔高,因而多数企业将眼光锁定标准三,即将做市商家数增加至6家以上。双方同时具备需求,进而导致本月做市家数猛增。券商做市商企业数量排名如下图所示。(见图7、8)

\

  图7  2015年末新三板市场券商累计商情况统计


\

  图8  2015年末新三板市场券商累计做市商成交量占比统计


  政策热点:期待分层制度的到来

  2015年11月20日,为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有关深化新三板改革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国发〔2013〕49号),中国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全国股转系统发展。

  12月25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16年证监会将做好关于直接融资的5项重点工作,落实《关于进一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结构的实施意见》。其中第二项重点工作即是“加快完善新三板,大幅增加挂牌公司数量。”

  官方指出:加快发展全国股转系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七个方面对推进全国股转系统制度完善作出部署,提出了当前发展全国股转系统的总体要求。对于市场性质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定位,要坚持全国股转系统独立市场地位,公司挂牌不是转板上市的过渡安排。全国股转公司综合业务部总监贾忠磊表示,新三板将进一步细化挂牌准入的标准,完善交易制度,并计划在明年5月份正式实施市场分层。

  重大事项一:新三板拟现300亿最大定增额

  中科招商董事会在9月9日审议通过了《关于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进行再融资前期准备工作的议案》。中科招商称,为了抓住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方式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有利时机,公司将在条件成熟时向监管部门提交再融资申请,拟以27元/股的发行价募集不超过300亿元资金。而这刷新了新三板上市公司定增募资的最高纪录。此前,新三板定增最高额是被另一家PE九鼎投资创下,九鼎投资在15年8月完成了一笔100亿元的定增融资。

  中科招商表示,这次定增将在3个月内完成,经过此次定增后,中科招商自身的实力将非常大,净资产300亿元到位的话,中科招商的净资产将接近400亿元至500亿元。对于此次认购分几次发,中科招商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单祥双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由于此次定增方案里面有现金和资产,若证监会允许现金加资产同时运作,中科招商将把300亿元1次发完,如果不允许现金资产同时运作,现在因为国家鼓励并购,鼓励规模性的资产重组,中科招商的定增可能要分2次。同时,他表示从自己的角度上希望1次就做完,董事会授权的300亿元之内,最终是多少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

  重大事项二:新三板市场年度重大事件摘要

  1、九鼎投资:2014年4月份,九鼎投资登陆新三板,成为第一家登陆新三板的PE机构,2015年5月份,公司出资41.5亿元收购中江集团100%的股权,从而间接持有A股上市公司中江地产(600053.SH)72.37%的股份。此举开创了新三板企业主动收购A股上市公司的先河。此后,11月12日,中江地产又发布了120亿元定增预案,其中九鼎投资拟认购股份数量不超过 6.16亿股。

  2、中科招商:中科招商2015年从挂牌融资到收购上市公司,再到项目并购,PE行业中独领风骚,从7月份开始,中科招商共斥资超40亿元举牌了16家上市公司。但是,中科招商举牌后的几个月“战绩”并不尽入人意。在举牌的16家上市公司中,有12家公司浮亏4.2亿元。中科招商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公司上半年,做了大规模的融资,是为下一步实现中科招商的资本战略目标奠定基础。当前新三板监管层密集出台多项措施来稳定市场,取得初步成效。公司在行业中持续增长的势头也一直不曾改变,相信下半年会有更好的结果。

  3、PE遭封杀:2015年12月25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吹风会上,证实了监管层叫停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挂牌新三板的说法,还表示不仅暂停了挂牌,同时还暂停了融资。此外,证监会还将对不限于PE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前期融资的使用情况开展调研。2015年12月29日,部分新三板企业已陆续收到通知。

  2015年12月29日,证监会已经开始对挂牌公司融资的使用情况展开调查,部分新三板企业已从券商处收到《关于证监局抽查部分挂牌公司的重要通知》。通知内容为:“证监会及其辖属证监局自2015年12月25日-2016年1月25日对挂牌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查,筛选公司标准为:曾经股票发行金额1亿元以上的公司。”对于此项行为,相信是为了引导,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坚决杜绝过分资本运作变向套现行为。